融合 交流 创新,合肥非遗很city!

日期:2024-09-05  点击:4360  属于:本馆快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认同感的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8月7日至11日,在陕西榆林举办的2024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观摩交流活动暨全国民歌展演活动中,国家级巢湖民歌传承人李家莲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雷玉君等代表合肥市展演了合肥地域特色的巢湖民歌《秧歌越唱心越甜》,赢得了阵阵喝彩。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非遗+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6月21日,为增进了解、开展合作、寻对结好,培育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动能和国际合作新平台,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在黄山市开幕,合肥市省级非遗项目徽帮裁缝制作技艺受邀参展,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创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中外嘉宾纷纷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俊表示“为了向世界各国嘉宾展现徽风皖韵特色,我特地设计了带有包公、凌家滩等徽元素的盘艺作品,展现文化自信。”
非遗与旅游有了更多的创新实践,不仅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让旅游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新体验。
6月8日在雄安新区雄安举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河北非遗购物节上,合肥市省级非遗项目三河羽扇制作技艺在活动中大放异彩,传承人通过现场分检、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包角、绘画、装璜等工序现场演示、互动体验,吸引了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赞不绝口。
“这次‘柿树杯’莲湘舞邀请赛,为长三角地区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这里,我们上海代表与江苏、浙江、安徽的莲湘舞爱好者携手共舞,共同感受莲湘舞带来的魅力与激情。这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仅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上海的一位代表表示。
5月18日,2024“柿树杯”长三角莲湘舞邀请赛暨肥西第七届蒿子粑粑文化节在肥西柿树岗乡举办。莲湘声声展风韵、蒿子粑粑寄乡愁,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地区共计9支莲湘舞队伍同台竞技,各展风采,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莲湘,舞姿矫健柔美,如同风中摇曳的莲花,节奏明快,与鼓声、琴声交织成动人乐章。“我们平时都很喜欢练习莲湘舞,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参赛的苏州市张女士开心地说。
科技助力非遗的创新转化。让非遗能够为“国风”“国潮”持续供给养分,深化潮流的内涵与潜力。
今年5月份,在广德市举办的第五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上,合肥市的徽帮裁缝技艺、吴氏船模制作技艺、童寿记木版年画等7个省级非遗项目在展会上大放异彩,他们和沪苏浙皖四省市的88个特色项目非遗项目分别在“绣美非遗”“华彩非遗”“雅韵非遗”“美味非遗”“宣纸上的山水画卷”五大展区竞相亮相,让游客品味非遗、欣赏国潮,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
合肥非遗绚丽多彩,精彩绝伦。目前,合肥市共有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181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4个、市级132个。市非遗办主任王进雨介绍,合肥非遗将围绕全市文旅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展览展示和宣传推广,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文旅深入融合、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科技赋能非遗、丰富对外交流渠道等方面积极发力,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