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合肥市第二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启动

日期:2015-02-13  点击:1599  属于:本馆快报
 

 

 

 

 

 

 

 

      12日上午,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肥市文明办主办,合肥市文化馆承办的“我们的节日合肥市第二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喜庆开场,合肥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庙会。今年的新春文化庙会不仅持续时间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人数众多,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接地气、惠民生的新内容,让市民们在欢度新春佳节之际,还能乐享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城隍庙门前,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来逛庙会的市民免费写春联、送福字。往城隍庙的里院走,红彤彤的大小灯笼、五颜六色的灯谜、春联、窗花、横幅将新春庙会装点得格外喜庆。市民们来来往往,脸上都挂着笑容。他们有的在非遗展台前驻足观赏,有的走进非遗展厅细细品味,有的仰头琢磨悬挂在长廊上的灯谜,有的则早早坐在舞台下等候首场文艺演出。

 

 

      9点30分,铿锵有力的鼓点敲开了新春文化庙会的首场演出。合肥市首支群文女子鼓乐团带来了舞台首秀。身着火红衣服、手敲传统乐鼓的演员们个个青春靓丽,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将市民们吸引到了舞台四周。曾在全国渔歌邀请赛上摘得银奖的巢湖民歌《星打小船亮光光》也唱到了新春文化庙会上。这首经典巢湖民歌经过改编,变成了层次更加丰富的合唱歌曲,来自巢湖文化馆的民歌演员们用动听的歌声将观众们带到星空下的美丽巢湖。此外,幼儿舞蹈《快乐羊羊羊》、民俗表演《河蚌舞》、快板表演唱《逛超市过大年》等节目无不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首场文艺演出充分挖掘了传统民俗、民间、民族文化魅力,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30余场节庆文艺演出和20场展演将兼顾男女老少、雅俗共赏的文化需求,为市民奉献一道新颖别致、散发着“合肥味道”的新春文化大餐。

 

 

    非遗一直是新春文化庙会的重头戏,今年也是如此。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非遗传承人直接带着非遗项目代表作走上了舞台。在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剪纸、面塑、船模、葫芦烙画、泥塑、纸笺加工、三河羽扇、棕编和种子画等非遗传人在台上各展风采,用别具特色的非遗秀给观众们拜年。与此同时,画外音和着伴奏音乐,将一个个非遗项目的特色娓娓道来,让台下观众大饱眼福。

 

 

    国家级非遗粉蜡笺让台下的观众大开眼界。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粉蜡笺技艺曾一度失传,在刘靖和其父亲的百般努力下再现人间。昨天,刘靖和13岁的女儿刘子家带着新创作的真金手绘牡丹花卉粉蜡笺来到舞台上,真金白银绘就的牡丹花跃然纸上,格外娇艳。已有93岁高龄的剪纸传人邵剑贞也来到了台上。为了出色地完成这个节目,老太太之前坚持排练了数日,而当满头银发的她带着自己的非遗作品在台上走秀时,台下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今年新春文化庙会创新的亮点不仅于此,合肥好声音的决赛、民生工程暖万家专场文艺演出、为困难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中华美文诵读、“百馆千村”文化结对优秀节目展演等一批接地气、惠民生的文化活动都将陆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