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两日,正在合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虚拟车间――视觉艺术展”(合肥展),迎来了市民参观的第一个小高潮,国际青年艺术周,不仅给合肥百姓带来一场国际青年艺术的先锋盛宴,而且展示出了青年艺术领域的最前卫的创造思潮。
为市民服务,向艺术致敬。这是一次由政府相关部门、专业艺术机构和媒体联手在大湖名城献上的艺术盛宴。本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在线网站、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合肥市文化馆、中皖金大地1912街区协办。
合肥小观众“触摸”到先锋艺术
据悉,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创办于2008年,是我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性青年艺术活动。
而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视觉艺术展览板块发端于2012年,持续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由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公司协办。艺术周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享有较高的声誉。
当代艺术的生命力恰恰在于不断突破原有的边界,向未知进行大胆探险。越来越多有想法的艺术家尝试借助各领域的新兴技术,融合艺术与科技的界限,促使视觉艺术固有范畴、边界的消融与延展,为当代艺术界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这不仅是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第一次在合肥举办,同时也是高端前卫艺术思潮首次“劲吹”巢湖之滨。策展人艾蕾尔表示,此次展览的主题为“虚拟车间”,其核心概念即视觉实验――“Virtual Workshop”,旨在探索视觉艺术在全球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向,发掘以互动性、跨界性、实验性为主要特征的青年艺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面向全球语境、多元文化、信息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实验。参展作品以公共艺术、多媒体艺术、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为主体,呈现出青年艺术家生活方式的参照系与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取向,同时出现了探索语言边界、媒体跨界、交互模式、光电科技等新命题、新趋向。希望合肥的这次展览,不仅让市民感受到国际青年艺术的时尚魅力,更希望在学术上有所收获。”开展前,艾蕾尔说,它希望展览能够碰撞出青年艺术创作思想的“火花”。
庞大的体量和丰富的内容,和超高质量的参展作品让众多看客和圈内外艺术爱好者大饱眼福。如今,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虚拟技术与新媒体不断更迭,人类迅速被卷入一个虚拟的时空,即“虚拟车间”。
人们越来越习惯用虚拟代码与信息图像来代替原本的事物,而相应的感知模式、传播方式、参与模式也随即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视觉艺术该如何回应且以何种方式介入全新的时代,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命题。以往单一的视觉形式与当下现实语境的脱节,使当代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的过程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
该项活动将于9月1日在开幕式举办前率先与观众见面,展至10月8日结束,主会场设在合肥市文化馆,分会场在1912街区大地美术馆。据主办单位之一、合肥市文广新局局长郑家余介绍,做为合肥市一项重要的公益文化惠民活动,本次艺术展不售门票,免费向市民开放,并将持续38天。
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艾蕾尔担任策展人,将展出陈辉、陈金庆、曹原铭、董书兵、范顺赞等35位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110件作品,作品主要以雕塑、装置、油画、综合材料、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