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合肥市第二届非遗技艺大赛暨非遗高峰论坛之巢湖民歌专场在合肥市群众文化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合肥市文化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共分为非遗论坛和技艺大赛两大板块,动静结合,内容精彩。
论坛选取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巢湖民歌”作为讨论主题,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巢湖民歌传承人代表与大家共同交流巢湖民歌的现状与未来,通过专家理论授课、传承人现场演示、观众交流互动等方式,真正达到让传统戏剧活起来、传下去的目的。
技艺大赛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节)目惠民展演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与广大葫芦烙画、火笔画、庐阳剪纸、庐州蛋雕、庐州核雕、吴山铁字、庐州刺绣、吴氏船模、庐州木雕、武郎面塑、庐州泥塑、植物种子画、三河羽扇、王氏木雕、庐阳棕编、马氏麦杆画、李氏土陶等25个非遗项目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同时,二胡合奏、庐剧、旗袍秀等民族传统节目让人赏心悦目,来自巢湖民歌传承基地――苏湾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的精彩演唱更是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主办方邀请了多名省市专家,通过现场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为获得大赛名次的非遗传承人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新局的指导帮助下,我市普查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包括庐剧、巢湖民歌、洋蛇灯和纸笺加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7项,此外,我市还开展了513项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不定期举办国家遗产日、暑期非遗免费培训班、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书店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地把一些好的非遗项目发掘、保护、传承起来,进一步加强非遗与广大市民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之神,文以化之;城市之魂,文以铸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图腾,它不仅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合肥市第二届非遗技艺大赛暨非遗高峰论坛之巢湖民歌专场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子孙后代、为城市文明保留更多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