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的江义阔,1968年高中毕业后,便拜师庐州大鼓名家刘正先。在庐州大鼓的艺术征程上,他已经奔走了半个世纪,庐州大鼓是安徽省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曾经是安徽曲艺艺术中流传面最广、最具有知名度的曲艺种类。因其流行于江淮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又称安徽大鼓、淮河大鼓,相传已有400年历史。2008年庐州大鼓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庐州大鼓浓厚的地域特色、特有的地域文化、浓重的地方口音,同时也“囚禁”了庐州大鼓的发扬和传承,成为庐州大鼓走向全国的最大障碍。此时的江义阔,开始琢磨把传统曲目进行改编,在现有剧本的基础上,创作新的题材节目,尝试把自己在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感悟体会创编到作品中去,把握时代脉搏,迎合观众口味,适应市场变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1年,江义阔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艺人。如今已经年过七旬的江义阔,比以前更加忙碌了。身为庐州大鼓第十九代的传承艺人,他既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艺人,时常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舞台,又要走进校园传道授业,让硕果仅存的庐州大鼓曲艺在孩童的心里美丽绽放。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的了解庐州大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讯员 许庆勇 高德升 摄)
2019年9月4日,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是江义阔学习、创作、练习的场所。
2018年5月30日,江义阔在学校里向学生传授庐州大鼓技艺。
2019年9月4日,一个书鼓、一个鼓箭、一块夹板、一块醒木,就是庐州大鼓表演的全部家当。
2019年9月4日,江义阔在整理编写过的鼓书文稿。
2019年9月4日,江义阔在阅读里寻找创作题材。
2019年9月4日,江义阔在埋头创作鼓书作品。
2019年9月4日,每次创作出的作品,江义阔都会第一时间与老伴分享。
2019年9月4日,新作品出炉,江义阔总会在家中练习直到娴熟。
2019年9月4日,书鼓是江义阔的宝贝,每天他都会细心维护。
2019年9月4日,江义阔在展示获奖的证书,他说德艺德艺,德为上,艺其次。
2018年9月21日,江义阔在敬老院里为老人们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