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图书馆建设项目日前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内装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按照计划,三个月后,风格迥异、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区图书馆将雏形初显,并力争在今年底正式开放。未来,该图书馆还将打造成国家一级图书馆。
图书馆内装工作计划三个月完成
据了解,区图书馆项目是区“三馆两中心”(即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
7月16日,记者在位于南七街道丁香社区三郢路上的区图书馆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着手开展内装工作,部分施工机器已进入内场。“预计三个月时间可以完成内装工作。”施工现场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内装内容主要包含水、电、墙面、功能区划分及后期的软装。
新建的区图书馆分布在“三馆两中心”综合项目的裙楼一、二层位置,总面积约2500平米,同时该图书馆还将于3、4层的文化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一馆多用”,预计整体面积可达5000平米。
向传统图书馆说“bye”
大家可能都知道传统的图书馆基本采用多隔间设计,空间密闭,阅读一般只能站立……置身其间,不自在与压抑的感觉如影随行。
而新建的区图书馆在功能定位、设计布局上则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功能的适用性、空间的宜人感、尺度的近人化,采用大空间、混合式、动静分开、功能渐变的设计格局,彻底向传统模式说“bye”!
区文化局相关人员介绍,在功能区域划分上,区图书馆遵循动静隔离、稳定性与流通性分离、成人阅读与少儿阅读分离的原则。其中,1F功能区设置固定展厅、 活动展厅、少儿阅读区 、图书漂流交换区、残疾人阅读室、服务台;2F功能区设置文化艺术沙龙 、电子信息服务区、视听区、期刊阅读区、综合书库、主题阅读区、自助借阅 、引导台。同时,以区图书馆为核心,还将向周边社区展开外延服务的总分馆模式。
根据计划,今年底,区图书馆将完成基础建设,满足开馆基本条件,藏书达5万册;2015年--2016年完成网络和图书馆外延、服务终端建设,包括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建设;2017年,完成文化部区级一级馆建设目标,实现全阅读模式。
服务将实行“外包”
据了解,通过前期充分论证和调研,建成投用后的区图书馆将采用“政府投入、委托运管、业主监督、免费开放”的方式进行运行管理,并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和科学评估监督机制全面实行对外包公司的监控。
实行服务外包有哪些优点和好处?区文化局相关人员介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外包”形式,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成本降低,还能使服务达到专业水准。(李燕茹 许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