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一家亲 同唱一首歌

日期:2015-05-15  点击:1256  属于:基层动态

 

和谐一家亲  同唱一首歌

瑶海区城东街道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在城东街道合欢e家的活动室里,30余位来自大王庙社区居民组成的合唱队,正在社工张霞的指挥下,排练演唱歌曲《走进新时代》,张霞不时地纠正着居民们的发声。社区负责人李峻告诉我们,别看居民们现在兴致那么高,前几年居民们还是“老死不相往来”呢,多亏了社工的努力,让原本不相往来的居民走到了一起。
  据了解,大王庙社区是城东街道典型的高档商品房和老旧小区共存的地区,居民区内既有每平方米几千余元的商品房,也有简棚旧屋。1600户居民中,
常住人口约4500人,三分之一是居住在高档商品房里的居民。前些年,居住在老旧小区里的居民和商品房小区居民互不往来,用李峻的话来说,居委会开个会,坐着的居民也是“泾渭分明”,双方不会坐错位子,更不要说大家在一起活动。张霞决心一定要打破社区里居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破除阻隔在商品房小区与老旧小区居民间的“围墙”。


 

  破“围墙”,先从哪入手呢?张霞在李峻的指导下,就从组建合唱队入手。
  张霞走访时了解到,老旧小区的居民平时常以打麻将来打发时间,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则往往与电视为伴,双方都有愿望走出家门,唱唱歌、练练拳……
  于是,前年初的一张招募合唱队员的告示吸引了众多的社区居民,“我们居委会要成立合唱队了”,一时间,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居民区。起初还担心会不会没有人来报名,或只有一个小区居民报名,另一个小区居民不愿参加。可出乎张霞意料的是,现实情况与她的想法完全相反,两边小区的居民都热情相当高,这可让张霞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合唱队成功建了起来,“许大姐帮帮队”、“志愿服务队”、“漂亮妈妈沙龙”、“爱心编织组”……相继建了起来,原先“老死不相往来”的居民开始相互走动了,有的还成了好朋友。居住在西子银马公寓的管文近是合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张霞请他出来组建摄影队时,管文近一口答应,表示只要有人来学,他就愿意教。居住在机械公司老旧小区的陈晓芳是位摄影爱好者,平时看到其他人在摄影,也很想学,但苦于无人教。上摄影培训班,费用又太高,看到社区成立摄影队,马上就报了名。活动时,管文近从怎么调光圈、对角度等入手,耐心细致地教摄影队同伴拍摄技巧……如今,陈晓芳和摄影队的同伴摄影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每年去采风,为社区老人、小孩、家庭拍照,成了家门口的“照相馆”。陈晓芳现在逢人便说,这多亏了社工的帮忙,让我们多学了一门技艺。
      城东街道为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全方位拓展社区服务,在大王庙社区内投资4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约248平方米合欢e家,这让年轻的社工张霞信心满满,为了真正让居民融入进来,张霞在社区的统一调配下,与其他社工充分发挥“合欢e家” 主功能区和5个分功能区作用,通过“低碳生活走廊”指导社区居民低碳生活、“E智空间”宣传先进文化、“天使屋”进行早期教育培训、“家庭生活指导室”指导居民文明健康生活、“文明上网居民讲堂”开发网站、微信、微博、qq、指导居民文明上网、 “康美俱乐部”指导居民学习和科学健身、“家庭服务中心” 向居民宣传法律法规、调解化解纠纷、沟通疏导心理、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志愿者服务中心” 指导各类教育培训和活动、与“合欢商家”实现社区教育互帮共建;建立社情民意平台,利用社区网站和QQ群,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的快捷优势;对合欢e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办法,吸纳辖区居民为合欢会员,每家登记发放1张合欢卡和1份会员手册。居民成为会员,一卡在手,会员登录合欢e家网站,e站服务区参加活动、在社区办事实现了一卡通,凭卡办事,方便快捷,还可以积分,兑换奖品。目前,社区已登记会员1300多户。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已有近40人。服务居民的过程中,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始终带着满腔的热诚、带着对居民深厚的感情,投入到具体的服务工作中去,从每个细节入手推进e站的设计建设,从每个活动抓起为居民带去最贴心的服务,使整个合欢e爱如潮涌。通过创先争优“强堡垒、比奉献、我为和谐城东添光彩”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居民和社区志愿者提供展示作为、奉献爱心的舞台。达到了家庭赢实惠、邻里赢和谐、社区赢发展的多赢局面。

据城东街道负责人介绍,街道100余名社工这几年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奔忙,解决了多年难解决的问题,使居民间更和谐、更融洽了。(肖树凯  大王庙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