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56463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日期:2022-09-01  点击:1633  属于:理论学习

编者按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这部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期“理响合肥”我们约请省、市理论界相关学者,分享他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学习参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丰富经验和有效方法,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第八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学习中必须深刻领会悟透其中所蕴含的伟大思想精髓,并将学习成效转化运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中。

创新是合肥最坚定的发展理念,最鲜明的城市气质,高质量发展则是合肥长期锚定的发展目标,独特的科技创新优势为合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核心驱动力。当前,通过深学笃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要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合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不断汇聚科技创新资源与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合肥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承担时代使命

当好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

合肥拥有着高度集聚的大科学装置、科研平台和“高精尖”人才队伍,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使命,承载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重大任务。当前,要系统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围绕在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领域布局的大科学装置,当好战略科技力量的“国家队”,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科技攻关任务部署,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出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强对重大原创技术跟踪,瞄准尖端前沿领域,努力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上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努力争当全球科技创新“开拓者”,助力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实现全球并跑、领跑,并为合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源头供给。

推动产业创新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推进合肥“科创+产业”发展,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战新产业集聚行动、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行动、数字经济赋能行动和开发区升级行动,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实施科技攻关,积极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新机制、新方法,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壮大创新型企业主力军,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引导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加快向科技型企业集聚,积极培育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不断增强创新人才资源聚集能力,打造好人才集聚强磁场,是合肥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当前,国内城市竞争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创新人才资源的竞争和聚集。为了争夺、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人才资源,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展开“人才争夺战”。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合肥还要密切跟踪和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点方向,做到既要“引得来”人才,还要“留得住”人才,更要“用得好”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育集聚,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提供丰富的人才智力保障。

加快成果转化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聚焦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衔接,积极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真正把合肥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各个环节,积极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国内外强校强院强所来肥建设分支机构,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向长期化、系统化、实体化转变。建立多元化科创投融资机制,健全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引进集聚境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建立健全合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塑合肥科技创新领导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一领导,突出科技创新在合肥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汇集整合合肥科技创新资源力量。加快构建合肥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有效保护科技创新主体先行先试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宽容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失败、过错和失误,破除科技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破解科研人员和各级干部在科研活动和创新驱动发展中怕担责、怕出错,不敢为、不敢试等问题,激励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推动形成支持创新、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加强区域合作

增强区域间创新高效联动

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实施“两心同创”,打通区域内的学科间、院校间、机构间界限,实现与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资源高效联动和优势互补,努力聚集长三角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积极推动与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合作,推动区域间的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扩大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持续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向合肥汇集,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

(本文为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编号:2020ZD005)、2022年度合肥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HFSKYY202230)阶段性成果)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 王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