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56463

浅谈广场文化

日期:2015-04-13  点击:2274  属于:艺术欣赏

 

浅谈广场文化

        

         朱淑雅

 

 广场,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的客厅,是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场地。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是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结合,是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三者的统一。所谓广场文化,主要指在广场举行的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和文化互为一体,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伴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广场文化”体现着城市显著的特征――“文化、人群与活动”。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拉近了人们与文化艺术的距离,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一、广场文化的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广场的相应建立,广场文化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这些新建的广场逐渐成为现化城市的标志与文化象征,其特点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不仅建筑面积大、绿化设施到位,还配备大型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广场文化为什么能迅速兴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发展逐渐合理化、人性化,建设规划中留出空间和绿地,供人们活动和休闲,这从客观上为广场文化提供了物质条件。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经济是否发达,更要看文化内涵和市民素质,而广场文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窗口,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品位。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人们在满足于温饱的同时,更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娱乐和休闲。三是现代工作和居住方式使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大家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换,需要参与平等的、自由的、无拘束的户外活动。广场文化正好切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人们走出封闭的独门独户,感受松弛和自由的空气,增加社会接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广场文化成为联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

二、 广场文化的内容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广场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有业余、通俗、普及艺术,又可以有专业、高雅、精品艺术;既可以有传统和现代的舞台演出,也可以有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的广场群众表演。有戏剧曲艺、书画摄影、歌咏活动,又有文艺比赛、音乐欣赏、民间绝活,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如广场舞、广场流动式的各种展览、节日庆典、集会及演出等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在城市和农村又有所不同,如城市中每逢节日、庆典都有大型的文艺演出、集会等活动。而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则有民间游行、地摊戏、小曲小唱等小型文艺活动。但不论城市或乡村,广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氛围、大舞台和广阔空间,各种艺术形式汇集于此,多姿多彩。

    三、广场文化的特征

    虽然,各地修建的广场规模不等、风格各异,但总体来讲,都体现出了开放、包容的建筑理念。因而,广场文化不仅具有广场的特性,还同时兼有文化的特点,具有多元化的独特魅力。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人们在广场文化中自娱自乐,得以陶冶情操、净化身心。广场文化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公共性。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也成为外来旅游者旅游与休憩之处。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广泛性和公益性,其面对的主体是公众,服务的对象是百姓,其参与面之广、观众面之大,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难以比拟的。它不同于剧场艺术,以群众的参于为原动力,人们在这里既可以是欣赏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这里没有年龄、身份、地位的差别,大家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流动,在广场上感受文化的熏陶,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快乐,在表演中寻找着自己的才能,在文艺中展现自我的天地。

    第二,节庆性。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所以,现在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一些文化艺术节。节庆性决定了广场文化应具有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如果没有节庆所产生的文化魅力,就吸引不了观众,形不成气氛。

    第三,时代性。广场文化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现象的一种抵制和否定。广场文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四,政府的主导性。广场文化虽然是开放式的,但绝不是无原则、无组织、无纪律、无导向的。广场作为政府的一块有效的文化阵地,政府必须要发挥其的主导作用,保证广场文化的内容和质量,确保了广场文化健康、有序发展,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体现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如何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一是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重视力度和资金投放,着眼长远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指导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广场文化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确保广场文化健康无菌,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
  二是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很多地方特别是县级或乡村没有专业的文艺团体,文化业务干部少,同时又缺乏基层文艺骨干,因此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面临诸多困难,要保证每场演出都有特色、都出亮点是很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难题,应建立一支具有团结协作精神、高素质、临时性的广场文化队伍,负责广场文化活动的全面工作。可采取群文专业干部、社会力量、多方协调、汇合排练的方式,与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社会机构形成互助关系,互相协作,共同发展,通过拓宽表演队伍领域,提高表演队伍素质,发现并培养大量文艺人才。文化部门还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基层单位文艺骨干的艺术水准。

  三是加强文艺精品建设。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文化广场必须依靠丰富、新颖、高质量的文艺节目来吸引城乡群众。在广场文化活动中,除了专业人员应尽可能多地创作文艺精品外,各基层单位和业余团队也应结合实际,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文化部门可选派创作人员进行辅导和润色。只有鲜明特点的创作节目,才能永葆广场文化活动的鲜活感和吸引力。
  四是切实加强广场文化活动的制度建设。要使广场文化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是无法实现的,应使广场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为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包括广场轮流演出、活动制度、广场演出管理制度及广场文化活动激励制度,并认真考核,将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本单位年终评比挂钩,确保广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是多头并举,解决广场文化活动的经费问题。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切实解决活动经费问题,可采取财政拨款为主、部门筹款和社会各界赞助为辅的办法,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同时,还可以把广场文化活动与经贸活动结合起来,比如为企业搞一些宣传性质的演出,以此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促进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而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广场文化活动,通过文企联姻实现互利双赢,增强广场文化自身的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广场文化以其独有的内容、形式和特征,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作为群文工作者更要认真研究广场文化,正确引导广场文化,牢固占领这块重要的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各项功能,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把广场文化越办越丰富,越办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