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56463

民间文化遗产必须融入现实生活

日期:2017-09-17  点击:1982  属于:艺术欣赏

 

 

【编者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方面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注重非遗的传承性、活态性和实践性,强调非遗传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世纪以来,中国民协发起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又有“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伪民俗”“假故事”“边缘化”“高端化”等现象的出现,也暴露了社会上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之间仍存在差距。从实践出发,民间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现实生活,如何推动转化创新?只有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了解,从适应时代发展和时代需求的角度着手,才能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做到活态传承。以下三篇文章,是中国民协工作人员来自实践的感悟与思考。
  

  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民居、工具、服饰;无形的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节庆等,内容十分丰富。仅口头文学一项,略加记录整理,就汗牛充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协曾经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口头文学进行了拉网式普查,获得了巨量的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搜集到民间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余条。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的“三套集成”省卷本计90卷,1.2亿字;地县卷本(内部出版)4000多卷,总字数逾40亿。口头文学生于民间,随着新事物、新事件的发生,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等每时每刻都在产生。

  民间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就是要融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必需品,而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更不是市场的奴婢。大体说来,民间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扬弃继承,推动转化创新

  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于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不少民间文化遗产与人民大众日渐疏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活态转化,没有进入当下的火热生活。以民间故事为例,虽然我国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但大家耳熟能详的实在有限,反而是外国故事被广泛传播,甚至进入中小学课本。西方童话灰姑娘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民间故事《叶限》呢?它和《灰姑娘》同一类型,情节比《灰姑娘》更精彩,而且早在唐代就已被记录下来。许许多多的《叶限》就是这样尘封在书库中、掩埋在故纸里,不为外人所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高校、科研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民间故事进行数字化存录,但存录之后同样束之高阁,既没有充分利用、惠及学人,更没有转化创新、造福社会。

  要想让民间故事走进现代人的视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表达形式,或典雅,或活泼,或浅显,或深邃,以俘获不同的传播对象。在这方面,中国民间故事人物花木兰成为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主角,获得很高的票房,值得我们借鉴。

  2.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虽然大多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但符合民族心理诉求,从根本上体现了核心价值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既要认真保护,积极传承,还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尤其要利用好传统节日、灯会、庙会等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事象。这些年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庙会有声有色,根本原因就在于适应了时代要求,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以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例,它借助春节、元宵节这两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政府和民众在节会中的关系定位,即民众办会、民众参与,政府保驾护航、提供服务,两条线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每年庙会期间,各地商贩搭棚售货,各路艺人竞相献技,数百种餐饮遍布街巷,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鼓书、皮影、各类剧种汇集,使浚县古庙会成为充分展示华夏农耕文明的活标本,既满足了百姓的精神诉求,又满足了物质需求,吸引了豫、晋、冀、鲁、鄂、皖、苏诸省数百万民众参加,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3.建立传承机制,贯穿教育始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中小学里习得的知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对他们进行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曾经,由于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过分注重外语教学,很多孩子从上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被引入外语环境,对于我们的母语和传统文化学习反而不多;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教育只作表面点染,没有有效渗透;有的中小学课本里正面人物、励志故事往往取材于西方,而反面人物、消极故事不乏中国的影子,对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了致命的侵蚀。中小学课本在“美人之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淡化了甚至抹杀了“美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