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市府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首届合肥市非遗技艺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第二届“合肥市全民文化活动周”组成部分,本次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主办,合肥市文化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以“我们的生活 身边的非遗”为主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节)目惠民展演,“舌尖非遗”合肥美食文化体验、市民现场投票评选“最喜爱的非遗”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与广大市民的沟通交流,不断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广场上,非遗传承人的展台依次排开:葫芦烙画、火笔画、庐阳剪纸、庐州蛋雕、庐州核雕、吴山铁字、庐州刺绣、吴氏船模、庐州木雕、武郎面塑、庐州泥塑、植物种子画、三河羽扇、王氏木雕、庐阳棕编、马氏麦杆画、李氏土陶等项目琳琅满目,精彩纷呈。舞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巢湖民歌一曲“巢湖好”奏响了文艺演出序幕,古琴独奏、皮影戏等民族传统节目让人赏心悦目,美食区里,三河米饺、公和堂狮子头、庐江小红头、吴山贡鹅等特色小吃免费品尝,让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主办方还邀请多名省市专家,通过现场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为参加大赛的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及奖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新局的指导帮助下,我市普查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包括庐剧、巢湖民歌、洋蛇灯和纸笺加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4项,此外,我市还开展了513项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合肥市文化馆连续6年开展“合肥市非遗公益培训班”。
合肥市文化馆长杨晨表示:举办合肥市首届非遗技艺大赛,就是通过让市民群众参与进来的方式,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进而了解熟悉非遗,最后让更多的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民族之神,文以化之;城市之魂,文以铸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图腾,它不仅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首届合肥市非遗技艺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子孙后代、为城市文明保留更多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