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56463

公益性文化事业功能建设浅析

日期:2014-01-26  点击:1729  属于:艺术欣赏

 

公益性文化事业功能建设浅析

李燕红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活动,它是由一定的文化机构和组织来承担,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科技馆、艺术中心等单位,应坚持其文化成果为公众服务、使公众受益的公益性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流行性等特点,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思想和观点,它是由精英文化转化而成。因此,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将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大众文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认可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活动。

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并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项目和规划正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正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概念的产生

我国给文化事业的定义是:国家权利机构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行为以加强文化建设、影响人的意识形态、推动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等一系列工作。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认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应该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实际上文化事业从内容上可以分作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二是文化产业(以盈利为目的的)。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非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两种类型。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面向大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皆属于文化公益事业。《文化产业管理概论》一书中是这样对公益性文化事业进行界定的: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福利或者国家安全的公共文化产品或设施,其投入建设成本很大,但是又不能让消费者承担过高的成本,还有民族文化遗存或者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这些公共性的文化产品,无法由企业来提供,需要由政府提供,这些是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

二、公益性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基层文化设施普遍老化。以图书馆为例,图书馆购书经费紧张,事业经费增速滞后于人员费用增速。投入不足造成应有的先进设施和设备购置不足,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发展和享有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文化设施短缺,“文化贫困”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的社会成员所获得和享受的文化服务差距悬殊,高收入群体享受各种高水平的文化消费,农民群众、城镇低收入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众文化生活仍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体制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换

我省各级各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仍然处在机制转换的过程当中,一些关系文化经营主体和文化工作主体的利益性问题和矛盾还未得到妥善解决,政府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还没有彻底理顺,政令不畅、政出多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依法行政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如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社会的发展程度、文明程度,不仅需要经济和科技的支撑,更需要发达的文化滋养。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人们提供参与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连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重要桥梁。那么如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新体制。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大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力度,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自身能力建设的持续性、长期性、长效性机制,同时将创新理念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功能建设战略中,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其次,拓宽文化建设渠道。在管理工作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方针,如作为公益性事业组织的纪念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而不应带有任何营利性质。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中央和各级政府应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放宽准入限制,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和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金,运用多种形式进入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领域。鼓励企业、个人、国内外基金会等社会资金捐赠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并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体系,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再次,提高文化生产传播效率。在当今这个知识和信息时代,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我国现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施大都相对落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把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作为战略重点,依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能够更好地生产和传播现代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得文化知识,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享受先进文化带来的最新成果。

最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人才吸纳与培养。要想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人才不可或缺。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人才一是要爱文化、懂文化,这是前提条件。二是要会管理、会运营,这是核心内容。那么我们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就要到广告策划、营销策划的人才中去发掘和寻找,因为这一部分人懂管理懂运营,对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强大的创造力。而对我们现有的人才则应该加强实践性质的培训,使其在懂文化的基础上也会管理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