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256463

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在合肥大剧院如约启幕

日期:2023-03-01  点击:3457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庐州大地,曲韵悠扬。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当晚,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合肥演艺集团、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市文化馆承办的“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在合肥大剧院歌剧厅如约启幕。

  场内,优美动听的巢湖民歌、灵活轻快的莲湘舞、韵味浓郁的庐剧表演,还有形式活泼的门歌、庐州大鼓;场外,皮影、洋蛇灯、庐州蛋雕、庐州内画等精彩的非遗表演和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流光溢彩、精彩纷呈……当晚,这台合肥乃至安徽历史上首次全景式艺术化展示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吸引一大批非遗传承名家荟萃。晚会融合科技创新元素和非遗文化魅力,以合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着力展示合肥进入新时代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既是对合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大起底” 和“大展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合肥实践的一次尝试和创新。

  赏心悦目

  “科里科气”为“文里文气”注入生命力

  舞台正中央,一块白色的纱幕如丝绸一般垂泄而下。而在美轮美奂的薄幕下,通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全息投影,能够浮现出梦幻绚丽的画面,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视觉冲击力和震撼。

  曾在北京冬奥会上绽放惊艳的“雪屏幕”所使用的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此次在晚会上大放光彩。利用全色激光投影,结合纱幕和其背后的全息投影技术,晚会实现双重视觉效果,可谓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极具观赏性。

  “别看纱幕表面看起来很薄,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投光时,纱幕后面看起来则不复存在。如此一来,在成像的同时既能确保舞台前方的场景亮丽,色彩鲜艳饱和,又能保证后面的空间环境不被透光,更易于让虚拟、朦胧的幻觉空间效果显得更为逼真。”该项技术来自合肥高新区,项目策划张家豪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应用广泛且稳定性高。

  演出当晚,让人震撼的全息投影不仅在舞台上可见,原本红木色的周围墙壁也化作了节目效果的一部分。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悬浮于空中,产生魔幻般的视觉效果,浮现出绚丽的画面。

  “舞蹈《变迁》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3D全息投影呈现,让人置于画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悬浮感。”现场,不少观众被生动传神的表现方式深深打动。

  讲好故事

  专业作品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

  要想留住非遗文化的“根”和“魂”,就要在作品本身下足功夫,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推出让专业的人欣赏、让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当晚的演出,汇聚艺术品质的优秀非遗作品,以贴近生活、充满热情、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晚会在开场秀《我真的到了合肥了》拉开帷幕,以火热的氛围点燃这个美好的夜晚,还精选了情景舞蹈《变迁》、歌伴舞《美丽中国》、莲湘舞伴歌《看山看水看中国》、门歌和庐州大鼓表演《沸腾的合肥》,这些作品以艺术的形式,传递着新一年的希望,给人以朝气蓬勃的力量,慰藉着人们的心灵。在艺术的熏陶中,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豪迈,不觉间充盈内心,彰显出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豪迈。

  记者注意到,莲湘舞伴歌《看山看水看中国》的四十多位演职人员中,最小的年龄仅十岁。为了将专业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演职人员付出了很多心血。

  作为该作品的编导之一,吴占菁一直守着舞台上的演员们,时不时跟着节奏打起节拍。“它是以前老的原创歌曲,这次专门为莲湘舞改编,在编导上就增加了一些难度。”过去的十几天里,她都与演员们“泡”在一起,不断推敲、打磨,随时给演员在节拍和舞蹈动作上给予帮助。

  “嘚嗒嘚嘚嘚嗒滴滴嗒……传统莲湘舞的音乐是平稳的,现在这首改编后的节奏完全不一样,节奏快了,演员步子跟不上,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吴占菁说,“于是我们决定从最基础的步子练起,这段时间,大家从早上八点多开始到乡文化站,一直练到晚上。令人欣喜的是,成效是显著的,大家越练也越有信心。”

  “我很喜欢跳莲湘舞,它是我们传统的非遗,同学们也都很喜欢。”来自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的钱以轩是参加此次表演的小演员之一,别看只有四年级,做起动作来丝毫不含糊。别看小小年纪,目前已经在各类莲湘舞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记者了解到,此次参加表演的24个孩子是从四百个里面选拔出来的,成人演员中也大多来自各行各业。

  舞台上,繁花似锦。舞台下,欢乐的氛围浓郁。晚会节目还紧扣合肥地域文化元素,巢湖民歌联唱、歌伴舞《再唱一曲巢湖好》选取的作品不仅包含合肥文化中的传统与经典,更饱含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由非遗传承人带着学生一起完成的多个节目,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让近年来最优秀的非遗文化作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以新的样式、新的姿态焕发新的生命力。

  精益求精

  以古韵新风传递文化自信

  一台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晚会,必然经历过苦心的精选和编排。这台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并不例外。

  “这是合肥市首次集中将优秀非遗文化项目集中展示在文艺舞台,让大家不仅能看到作品的好看之处,还能在里面感受到一种文化自信。”晚会总导演耿小强介绍,晚会还用一个个节目串联着历史故事,反映合肥城市发展的进程。一段段的风土民情给人以生活的美好和温暖,充斥着时代感与烟火气,表达了人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进姿态和高昂的激情。

  大幕轻起,穿着演出服、搬着红色椅子的演员们登上了舞台。节目《徽黄京庐颂万疆(戏曲名家联唱)》用行云流水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徽黄京庐颂万疆(戏曲名家联唱)》节目是一出多个剧种联袂登场的演出,包含庐剧、徽剧、黄梅戏、京剧等多个剧种,串联起多个剧种的经典曲目。如何在风格各异的戏曲中寻找到共性,实现整体舞美风格的统一,同时又突出各自特点,成为了舞蹈编排最大的难点。

  “我选择了椅子这一件道具,可以在舞台上串联起整个节目。”戏曲名家联唱节目编导余文韬介绍,这种灵感来源于传统戏曲舞台布景讲究的一桌二椅。简单的布设在舞台上却有着百般变化,为演员提供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为观众留足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节目表演中,演员根据曲目的变化,搬挪着椅子或合或散,让椅子或平立或倾斜,她们则或倚或靠,时站时立,小小的椅子在舞台上呈现出动态的美感。

  同时,演员们的动作也经过了精心设计,她们配合着各位戏曲家的精彩唱腔来变化造型和表情。余文韬表示,“让观众既能看到女性飒爽的英姿,也会看到温婉可人的柔美。”

  充满创新表达的国风美学,引起年轻观众深深的共鸣。“节目中,舞台着力打造了震撼的沉浸式效果,不仅有戏曲演员现场演绎,辅助道具特效,带来极致逼真的视觉享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受。”不少观众看完演出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希望将传统非遗文化呈现得更青春,更有活力,老少皆宜。通过这样创新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开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走近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艺术的魅力,打造出‘合潮’这样一个属于合肥的文化精品新IP。”耿小强说。

  这台富含着新时代主题的晚会,通过戏曲荟萃、歌曲联唱、歌舞联袂的形式,烹制成一台愉悦身心的精神大餐。

  多彩体验

  趣味非遗文化体验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当晚,非遗表演和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也让人目不睱接,热闹非凡。

  天色渐暗,只见洋蛇灯蛇身舞动,熠熠生辉,恍如金龙出海,别有意境。洋蛇灯蛇头时而高昂,仿佛腾空而去,时而低垂,恍如下潜入海,摇大车、走经折、堆宝塔、金蛇出洞,金蛇狂舞……在黑色的夜幕中,“洋蛇”翻滚游动在广场上,一个个经典动作让人拍手称赞。

  现场热闹的还有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区,一个个充满了趣味性和娱乐性的非遗项目,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与。活动现场请来了庐州蛋雕、庐阳剪纸、庐州内画、葫芦烙画等非遗传承人,一个个生动的作品,惟妙惟肖,变化多样的表演让观众大呼过瘾。非遗传承人拿出各自的技艺为大家带来了一道道文化盛宴,让人们在欢乐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着浓烈的欢乐氛围。

  只有融入时代气息、走进日常生活,非遗的魅力才能被感知,技艺才能代代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主力军。近年来,合肥不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的活力,不断扩大非遗文化品牌影响力。

  以“打莲湘”为例。打莲湘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的一种形势,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更为广泛,已有145年的历史。现在每逢节日喜庆、丰收打场,人们都会一起打莲湘跳舞,表示庆祝节日和农民丰收。打莲湘已经成为人们热爱生活、热情好客、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欢迎。

  “2018年5月份我们把莲湘舞列入校园广播操项目推广,一至六年级学生人人会打莲湘,把莲湘舞变为全民健身广播操,可以说校园每个孩子都是非遗莲湘舞传承人。让非遗莲湘项目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肥西县柿树岗乡文化站站长高世林表示。

  当晚,“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有戏安徽、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发布等多家媒体通过APP、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对晚会进行了同步直播。

  “节目很丰富、很宏大,画面非常惊艳,服装道具太精美了,然后我们庐剧唱腔一出,感觉特别震撼。”通过网上直播观看演出的李女士表示,“整场演出给我的感受很新奇、新颖,同时又很感动。非遗文化在今天仍然有它独特而不可取代的价值,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今后还会继续关注这些优秀的文化,希望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合肥在线  )